創始人時間:2024.07.22
大家好,我是航天長峰閆紅麗,作為一名在祖國信息化建設領域深耕十三年的見證者和建設者,走過祖國連綿的邊境山脈和廣袤的蔚藍海域,將巍峨青山、波光碧海守好、護好、防好,一直都是我心中最有意義、最有價值的追求。
剛進入這個領域時,我對信息化建設一無所知,面對當時只有5個人的工作小組也感到些許迷茫,僅僅是懷揣著對這份事業懵懂的敬仰,我踏上了祖國邊境的漫漫征程。
參與的第一個項目,是2011年云南省縣級項目建設任務。聽說要去風景優美、氣候宜人的七彩云南,我當時很是激動!飛機落地后,團隊轉乘大巴,第一次走盤山路,大巴在青山綠水中慢慢攀升,雖然交通不便,但我依舊覺得一切都很新奇。到了晚上,繁星點點,月光照著車子,我們緩慢行駛于山間。很快,我開始腿麻、暈車,前輩卻說道:“這才哪到哪呀,咱們得整整三天才能到達現場。”聽了這話,我的內心開始“崩潰”……
夜,越來越靜,路,越走越險,車,越爬越慢。盤山路側不是萬丈深淵就是滾滾江濤,不時有泥石流滑落到路面,車過不去,昏昏沉沉的我們只能下車,合力把車推過去。60多小時后的凌晨,我們終于抵達項目現場,這才知道,前不久的一場地震嚴重破壞了食堂,戰士們每天只能在戶外大棚里簡單就餐。我的心里頓時一陣酸楚——在不為人知的邊境線上,無名英雄們默默守護著我們,與他們做伴的,只有荒山、河流、飛鳥、走石……而我們能做的,就是努力打造現代化、數字化的信息化系統,助力他們更好履行衛國戍邊的責任使命。
那些日子里,我們的工作條件十分艱苦,別說條件完備的辦公室了,部隊里就連女廁也沒有,為了節省時間、抓緊工作,我經常忍著不喝水,憋到有男同事要去廁所時,才趕緊跟上,讓他們幫著看門。日夜駐守在現場,我們每天拿著密密麻麻的設計細則,逐條調試驗證。也曾一度調試到絕望,同事沮喪地說:“今天這個模塊再調不通,咱倆就去跳樓吧!”我眼睛依舊盯著屏幕,手指敲著代碼回應:“我看行,但第一,必須等我干掉這個bug!第二,這兒沒樓可跳……”
堅持、認真和樂觀,終于換來了項目的順利實施與按期驗收。憑借著這一縣級項目的成功,團隊一步一個腳印,陸續開啟了省級、大區域級項目建設,我也在摔打磨煉中,逐漸成長為團隊技術骨干。
忘不了三年磨一劍的2019至2021年,航天長峰作為總體單位,承建了全國首個智慧項目建設試點任務。面對新挑戰,項目總指揮下了軍令狀——必須圓滿完成試點任務!作為項目骨干的我,心中也暗暗攢了一股勁兒:寧可丟命也不能丟臉,絕不能砸了咱們的十年招牌。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,每周例會,大家都為需求、技術、創新等等問題吵得面紅耳赤。逐步厘清了方向,開始全年無休的設計。一個深秋的周日,大家加班出來,同事看著滿地落葉悠悠地說,“一直想去看銀杏葉,今年又沒機會了。”我笑著安慰她,“在哪看不是看?二院的秋景可不比公園差呀。”暑往寒來,苦中有甜,甜中有酸,酸又回甜,三年的潛心設計和艱辛建設,我們最終迎來了試點工程的圓滿成功,該項目也成為了國家“十四五”智慧項目建設的示范標桿,建設經驗被復制、推廣至全國沿邊沿海省份,開啟了智慧項目建設的新篇章。
在航天長峰,有一句話已口口相傳了三代:衛國戍邊,是一份事業,更是一份情懷。現在的我,對這句話的體會更加深刻了。十三年里,許多人翻看我們的朋友圈,經常會羨慕我們途經的美麗風景,但背后,只有我們才能深刻體會到其中的艱辛和不易……每每站在祖國邊陲,見證著邊境的高速發展和繁榮穩定,我心中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。我想,我仍將一如既往,以執著和熱愛,為守護祖國安寧和人民幸福,貢獻航天力量。